爱国主义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全民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爱国情怀也是不可忽视的事情。然而,在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部分学校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建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并抵制民族主义,自觉避免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只有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够实现上述目标。而随着当今社会环境愈加复杂,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同以往。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难度大、理性程度高、开放性大的基本特征。
(一)难度大
改革开放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它既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会对民族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全新挑战。
这样的环境也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表现于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不再适用。
(二)理性程度高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培养民族自尊心已不再能满足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我国的发展现状要求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要实事求是,要理性爱国,特别要注意克服民族自大注意和民族虚无主义。
(三)开放性大
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紧密相连,想要关起门来自我发展是行不通的。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也从传统模式转化为如今的开放模式。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使学生能够拥有开放的视角,同时不会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失去立场。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爱国主义教育不够深化
一个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与小学、中学时并没有多大区别,没有向更深层的方向探索。同时,也由于不存在升学和考试压力,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整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不够深化。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关键的场所就是学校,那里所进行的教育是最系统、最全面的。但是,由于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很难以量化的方法体现出来,也很难对学校的各项考评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有部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深入下去。而有些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也不够高,自然不能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其自身的言行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够
当代大学生具有知识丰富、个性强、思想独立性强的特点,而有些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不够,只以传统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够“落地”,这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成了高高在上的、假大空的标语口号,而这样的教育是不能达到其目的的,不能帮助学生抵制“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学生难以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盲目性、自发性的特点被放大,众多消极因素发挥作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不够
目前,各个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在教育方式上缺乏创新,仍多是采用单调的正面灌输方式。这种方式比较传统,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较多的内容传达给学生,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和逆反心理,降低教育的效果。
近些年,各类信息传播手段,无论是电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是运用不当,也会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放任此类平台被不良内容充斥,爱国主义教育将更难进行下去。
三、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研究
(一)以相关教育平台为依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尽管在当今大环境下,课堂已不是唯一的教育平台,但课堂教学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想要做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小组讨论、论文征集、时事点评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应利用课堂,及早对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解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了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树立崇高理想,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当然,在设计课外活动时,应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衔接,要通过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如果课外活动的内容与课堂教学脱了节,甚至影响了课堂教学,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推进课堂教学、积极组织课外活动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因此,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仅要重视图书馆、阅览室等硬件环境的打造,还要充分利用起校刊校报、墙报、广播、宣传栏等宣传窗口,多刊登、播送宣传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节目,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以特殊事件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所谓特殊事件,指的是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事件,这类事件能够使学生们在与平时不同的气氛中,更加感觉到民族凝聚力和自尊心的重要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是比较固定的特殊事件,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七七事件纪念日等,这些日子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也特别适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节日或纪念日的具体意义,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如参观、学习、讨论等等,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是特殊事件的一种。这里所说的重大事件,既包括成功举办奥运会、大运会、我国作家荣获诺贝尔奖等、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等等,也包括新疆恐怖暴力事件发生这样的负面事件。在结合重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紧扣事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对正面事件,应通过该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树立起学生努力学习、努力奋斗,为振兴祖国贡献力量的理想和决心。而面对负面事件,则应引导学生理性爱国,不被极端民族主义影响,不做出过激行为。
重大自然灾害虽然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那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面对自然灾害,人们在抢险救灾的同时,也展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此时,通过正确的引导,结合救灾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组织学生为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能够培养学生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与其他教育相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它与其他教育割裂开来,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效果,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
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以“八荣八耻”为主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让学生明白,爱国不是一个随便说说就好的概念,而是应该将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国就应当遵守道德,爱国就应该敬畏法律,无视道德和法律的爱国是虚幻的、是毫无意义的。
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当与国防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公民,保卫国防和国家安全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代大学生生长于和平年代,大多数人的国防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都比较淡薄,即使有一定的国防意识,也很少有人把安全意识渗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结合国防安全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国家安全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而漠视国家安全的人也绝算不上爱国的人。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漠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危险的。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结合多角度的教育模式,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万美容,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陈福生,迟建华.中华美德[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 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6] 罗元,罗明星,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道德教育[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 刘伯奎.中华文明与中国社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 胡奇祥.爱国主义古今谈[J].中华文化论坛,2007,(1).
[9] 李玲崧.论爱国主义及其时代特质[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第三章以俄为鉴加强和创新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从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我们既看了成效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对中俄两国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简要对比分析,以借鉴其有益成分。第一节中俄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比分析本节主要从中俄两国爱国主...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既体现出时代特征,又承接了民族传统,日益显现出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属性。如何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怎样将二者相统一,从理论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科学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并在实践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
爱国主义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延绵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重视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培养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一、...
第4章科学运用大众传媒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对策通过对大众传媒属性、用途及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大众传媒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分配,如何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发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不仅...
爱人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政府文件和教科书中,人民的概念被普遍等同于广大老百姓,其具体含义缺乏明确的解释。这个基本概念的含混,对于认识、理解并践行爱国主义是有消极影响的。与此相关的为什么要爱人民以及如何去爱人民都是爱国主义教育...
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有利于增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底蕴,拓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维度,明确教育的归宿...
爱国主义包含了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如何将情感思想转化为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加的重要。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需要各个高校给予更多的重视。如何将...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现今多边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民族大义这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支撑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丢弃。面对繁杂的新形势,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视以民族大义为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今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统一的鲜明旗帜,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柱,它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如何在大...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新时代爱国主义有关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含着深邃思想和多维意蕴,深刻阐释了爱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根本任务和实践要求,推动了爱国主义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是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