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丰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丰县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县域经济总量。 从 2012 年主要经济指标看,全县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73 亿元,财政总收入 42.64 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4.92 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二是以富民优先为目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012 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9783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86 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以统筹发展为重点 ,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全年民生社保类财政投入 10.8 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为 3.01%,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到 95.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 100%。另外,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这些发展和变化无一不是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同时, 也为进一步加快和谐丰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统计部门,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计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下面我结合统计工作,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以下几点:
把科学发展确立为统计服务大局的价值取向,提升统计作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县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 从我县情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市各县(市、区)横向比较,经济发展仍相对缓慢,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中下位次徘徊,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赶超进位尚有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我县的实际,紧紧围绕发展来谋划工作、开展工作,积极为全县科学发展服务。
(一)准确判断经济形势上提升作为
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及时提供监测预警分析。 争取做到县委、 县政府重大决策过程有统计局参与,全县重大活动中有统计局的成果,经济分析会议有统计局的声音。
每月编印经济运行情况简析,每季度出经济运行情况监测报告,坚持分析报告第一时间报送县委、县政府及决策部门。 特别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冲击,在组织要更加强化系统应急应变能力,在方式上采取重大信息向县委、县政府“两办”直报,将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例会制度缩短为月度,使重要信息在决策中得到吸纳,为县委、县政府应对挑战、破解难题、科学决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考核评价监测上深化推进
适应科学决策的需求,实施节能减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评价体系等统计监测, 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统计数据导向,用规范的统计方法、科学的指标体系、真实的统计数据作为评价考核依据, 有效发挥统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和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的导向作用。
(三)在统计产品上推陈出新
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占有优势,进一步优化《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分析资料》、《丰县统计年鉴》等拳头产品。 提高统计信息时效性,坚持每月 10 日前编印《统计月度快报》,20 日前编印《丰县统计月报》。 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加大对综合资料的开发以及对深层次问题的调查研究力度,多写多出一批情况明、数据准、分析透、建议可行的统计分析报告。
二、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统计思路要围绕科学发展观来进行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思路,指导工作。
(一)着力增强统计的快速应变能力
科学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把握规律,是统计发展的思想法宝, 这一法宝使统计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一定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统计活动的内在规律,使统计工作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培养敏锐的触觉和超前的意识,当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的时候,及时发挥统计的优势,比如当前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经济的下滑,是统计见“危”出“机”的时候,是考验统计应变能力的关键时刻,必须在发展中体现敏锐性、争取主动性、突出前瞻性,全面适应统计事业的大发展。
(二)着力提升统计的服务保障能力
为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必须更加注重全面提升统计对科学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要不断完善统计服务体系以满足政府决策和社会的需求。 要为企业展示信誉搭建平台,为企业的加快发展搭建平台,县镇两级统计部门都要把应对挑战、 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当作更好地发挥统计作用的抓手,当作加速统计发展的机遇。
(三)着力夯实统计基础
一是加强基础建设。 夯实业务基础,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评估工作机制,以 GDP 核算为龙头,完善专业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单位和企业延伸,全面扎实推进全县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加强对部门统计以及基层统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指导部门和基层尽快建立和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尤其是与科学发展评价考核、小康进程监测有关的方法制度,推动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切实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 二是加强统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全面落实“六五”统计普法各项目标任务,营造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 三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统计数据资源共享,推进统计信息公开化。
学发展观萃集全球发展理论成果,体现了全球发展观演变的内在逻辑;它又从中国后发现代化的实际出发,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深蕴理性思考,彰显时代特征,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符合自然辩证法理论中人与科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协...
人类在认识自然宇宙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创造了辉煌业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自18世纪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以来的几百年间,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丰富,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我国少数民族政策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创新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在...
十八大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的四化方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仅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文章以选题背景与意义为起点,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含义,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
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在工业化初、中期,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无一不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进的结果。特别是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平台和空间,有利于产业和人口聚集,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已被视为未来扩大内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强调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反映了党和政府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理论创新、思维跨越和改革勇气。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正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不仅充实了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更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
人文关怀指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对人的人格尊严的肯定,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社会需求的满足及其对人的个性发展的认可等。党的十六大以来,人们不难发现,人文关怀渐渐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许多重要文献中...
绥化市发展五型经济(产业园区经济、都市圈经济、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城市型城市群经济),建设五个一流(全省一流工业经济和产业园区、一流现代化大农业、一流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流城市型经济和中等规模城市群、一流民生和社会事业),实...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