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语
欧克肖特说:"人类个体性是一个历史出现的东西,就像风景一样既'人为'又'自然'.""因此,在学术层面上,政治研究应该是一种历史研究。"任何一个政治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植根于政治思想史,从一开始就有其理论渊源。西方国家观念从古代社会整体论的国家观演进到现代社会工具论的国家观,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主导的古希腊城邦国家观拉开了整体论国家观的序幕;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国家观的整体论调,形成了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国家观;中世纪时期的神学国家观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继续发扬整体论国家观,但是,神学的倡导将肉体和精神分离开来,这就为理性的出场奠定了思想的根源。
马基雅维利的国家观念开始将理性挖掘出来,布丹则将国家主权合法化,这就是向现代国家观念的过渡。从 17 世纪霍布斯开始现代工具论的国家观念正式登场,人们用社会契约将国家建立起来,霍布斯极力强调高度集权的国家观念,赋予国家强大的政治权力,以此保护公民;洛克则倡导个人权利至上,重视个人财产,主张政府实行分权;然而卢梭则将人民主权的国家观推向极致,更显国家的工具性。这一曲折过程无不显示了政治思想家们对国家的理解和认识的变迁,然而这一变迁并不是主观设想出来的,而是随着社会背景、理论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加之政治思想家个人知识积淀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运用历史的视野,从政治思想史中考察这一内容,寻求答案。社会内在的生命力就是西方国家观念之所以如此演进的动力和基础。权利结构体系的变迁、国家合法性理论基础的变迁以及国家根本功能的变迁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些因素促使西方国家观念的演进呈现以上脉络。
对西方国家观念的演进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政治概念、思想的发展是植根于特定政治文明体系中的,所以任何政治思想和行为都要重视政治历史。在中国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吸收了西方许多先进的政治文明,民主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中国也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有着自身的政治历史。在政治改革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要采取拿来主义,最终还是要植根于自身政治文明体系之中,这正是我们在政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0.
[2][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 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储建国。调和与制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英]哈耶克,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英]J.S 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荷]克拉勃。近代国家观念[M].王检,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
[8][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治[M].谭君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M].刘训练 李丽红 张红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0][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2][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奎阳 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法]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M].应奇 陈丽微 孟军 李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6][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7][美]托马斯·埃特曼。利维坦的诞生--中世纪及现代早期欧洲的国家与政权建设[M].郭台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8][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9][美]维克多·李·伯克。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M].王晋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0][英]沃尔特·厄尔曼。中世纪政治思想史[M].夏洞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1]徐祥民 刘慧荣。政体学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 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4][美]约瑟夫·R.斯特雷耶。现代国家的起源[M].华佳 王夏 宗福常,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25]Barzel Y. A Theory of the State: Economic Rights, Legal Rights, a ndthe Scope of the State [M]. Lunt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6]Christie R,Geis F. Studies in Machiavellianism[M]. NewYork: Academic Press,1970.
[27]Hoffding Harold, Jear jacqes Rousseau and his Philosophy[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28]Leo Strauss,The City And Ma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29]Otto von Girke,Natural Law and the Theory of Society,1500-1800,trans[M].By Ernest Barker,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34.
论文类:
[30]卜晓东。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4,(6)。
[31]曹宪忠。论洛克的国家权力理论[J].文史哲,2001,(6)。
[32]成小明。从一般国家到民族国家[J].西南科技大学,2010,(4)。
[33]郭琳。马基雅维利的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4,43(2)。
[34]黄琳。近代西方权力观的演变及启示[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5)。
[35]黄裕生。国家为什么不是缔约方学[J].云南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
[36]蒋银华。论国家义务的理论渊源[J].云南大学学报,2011,24(4)。
[37]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0,(4)。
[38]刘郸。布丹的国家理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1,(6)。
[39]刘利。论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国家"学说[D].上海:复旦大学,2012,(4)。
[40]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J].政治学研究,2011,(5)。
[41]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J].天津社会科学,2006,(6)。
[42]任剑涛。建国的三个时刻:马基雅维利、霍布斯与洛克的递进展现[J].社会科学战线,2013,(2)。
[43]舒绍福。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整体国家观解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4]宋全成。论卢梭的国家权力理论[J].东南学术,2000,(2)。
[45]孙守春。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评述[J].呼兰师专学报,1997,(1)。
[46]田德全,李慧。西塞罗的国家观[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5(4)。
[47]王明慧,于克晓。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脉络中探究国家起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学报,2014,15(2)。
[48]徐大同,高景柱,刘训练。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回顾与前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5)。
[49]杨龙。从城邦主义到国家主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1)。
[50]由长龙。论霍布斯的国家观[D].吉林:吉林大学,2006,(5)。
[51]张裕銮。托马斯·阿奎那理想政体思想探析[J].枣庄行政学院学报,2014,(6)。
[52]张裕銮。托马斯·阿奎那理想政体思想探析[D].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3]钟鸣。亚里士多德国家理论评述[J].长江大学学报,2004,(2)。
[54]钟鸣。亚里士多德的国家理论评析[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4)。
[55]周佳峰。浅析霍布斯的国家起源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23(5)。
一、《论语》和合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学家吕思勉说过,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年代较早,所以对国民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更深。[6]《论语》中的和合思想,是在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激荡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想了解《论语》的思想价值,必须先了解孔子所处...
一、古代国家观念:一种整体论的国家观。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家观念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表现出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国家观念,即整体论国家观念,这是一种具有伦理、道德色彩的国家观。它主张国家运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成为一种维护全体公民的共同利...
一、古代国家观念:一种整体论的国家观。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家观念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表现出了一种极具特色的国家观念,即整体论国家观念,这是一种具有伦理、道德色彩的国家观。它主张国家运转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成为一种维护全体公民的共同利...
梁启超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成书于1922年,迄今已近百年,然而书中思想几经岁月沧桑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他所提倡的价值正是我们当今所汲汲追求的,他所提出的问题又在着困扰当下中国,正如龙应台女士所言:尽管时光荏苒,百年浮沉,我所感受的痛苦仍是梁启超的...
一在一九三○年的一次演讲中,希特勒立下合法性誓言,发誓要放弃暴力手段,转而诉诸自由民主制的合法程序来通向权力之巅: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将以合宪的方式达成目标。宪法所提供的只是方法,而非目标。我们将通过合乎宪法的方式赢得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到那...
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问世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发起挑战的不乏其人。尤其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逝世后,马克思主义者们大多忙于收集整理二人的手稿并将其编纂成册,而伯恩施坦却用修正主义的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作为一个曾经的马克思主义者站...
泰州学派是明代后期由王守仁的得意门生王艮创立的一个全国性的启蒙学派。泰州学派的弟子遍及全国许多省市,影响波及全国,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泰州学派的思想观念有许多宝贵之处,其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自由解放、争取平等权利的妇女观很值得今人学习和...
二、萨托利自由主义民主的另一面(一)理想与现实当谈到民主的时候,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也许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民主或者是需要民主做什么。而当我们靠考虑现实问题的时候,更关心的是,民主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古典派认为,民主的一切问题应该取决于我们思...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是古典共和主义的复兴者,是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发展的关键人物。在其着作《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不仅阐述了共和国,且认为它们优于君主国,断定与君主国相比,共和国有更强盛的活力,更长久的好运。马基雅维利提出...
20世纪70年代后,日益严重的城市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空间正成为斗争和解放的平台之一,空间抗争开始出现在寻求更大范围社会正义的城市运动中,人们试图通过空间的改变,以建构一个正义的理想社会。本文尝试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梳理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爱德...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