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的“七一"游行巳经尘埃落定,市民反映出来的民生问题值得深思。然而,“占领中环”的闹剧愈演愈烈,引发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占领中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动?人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事件?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借用这句话的观点,同样,“不观全局者不足以观一域”,要看清这件事的本质,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来观察。
普选早有路线图最近几个月,“占领中环”闹得沸沸扬扬。实现特首普选,真的需要"占领中环”吗?显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大有关解释和决定已经设定了特首普选“五步走”的路线图:一是行政长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制定普选办法的报告;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长官的报告给予答复;三是特区政府向立法会提出普选办法方案,并须经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四是行政长官同意立法会通过的普选办法;五是行政长官将普选办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备案。
基本法在香港具有宪法地位,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的香港,不遵循基本法和全国人大的决定行事,难道要遵循别国的宪法行事吗?可见,“占领中环”,实际是要拆除香港通向普选的法治轨道,而另外搭建一条轨道。
“占中”就是为乱港尽管“占中”行动的策划者一再声称其目的是为了推动“真普选”,“占中”仅是争取民主的手段,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
提出“占领中环”的反对派巳清楚表示?.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座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是香港的命脉,而中环就是香港这座金融中心的中心。
选择中环发起行动,就是要攻向香港最脆弱的地方。”反对派还以骇人听闻的“核爆中环”来形容这场运动,声称“占领中环”所产生的破坏力,不止于“爆炸”的那一刻,更在于之后的核辐射扩散。
他们的目标、十分清楚,就是要搞乱香港的社会秩序,搞垮香港的经济。
不但要“核爆”,还要“核辐射”,让香港一蹶不振。
有人进行过评估,运动若成功瘫痪中环,每天给香港造成的经济损失起码16亿元。占领中环的行动只要令股市交易延迟一小时,就会让香港损失100亿元的交易额。巨大金钱耗损之外,还将持续影响金融、经济、社会秩序和市民生活,损害香港的营商环境和竞争力。近曰巳有以中环为总部的跨国金融、商贸企业,着手评估“占中”将对本港营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作好“撤离香港”的最坏准备。
妥协是民主政治的灵魂,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自由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这些“占中”人士却抱着“不妥协、不谈判”的态度,硬要一条道走到底。这就更让人相信,他们其实是通过“占中”来达到“乱港”的目的,绝非为民主而来。
乱港背后有猫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地方的“小气候”都与全球的“大气候”密切相关。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是“大气候”下的一个焦点地区。那么,国际经济“大气候”如何?
目前,由于美国、曰本、欧洲都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经济危机,福利开支的负担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幅度,造成国债天文数字般增长,只能靠印刷钞票勉强支撑大局。寅吃卯粮,使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由于西方世界经济发展和债务不均衡的因素,任何增加货币供应的做法,都会造成泡沫的爆破。美国金融大鳄利用世界经济和金融实力的不平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谋取巨大利润。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随时都会成为攻击的对象。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发起了 “占领中环”的运动,明确地提出要"瘫痪中环”,发挥“核爆炸”的作用,要让香港经济受到损失。“占中”举行商讨日,居然可以大派银纸,引诱没有政治经验的年青人参加。“占中”的发起者已经扬言,如果警方采取拘捕行动,他们就会暴力反击。
这些迹象表明,“占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它的背后与一些国际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占中”成功,国际金融大鳄瞅到可乘之机,一定会里应外合,冲击香港经济。
“政治气候”是主因“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香港回归之前就确定的方针。“港人治港”的标准和界限是什么?就是管理香港的人士必须“爱国爱港”。
香港回归以后,中央一直强调行政长官人选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港人拥护。今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主任乔晓阳在与香港立法会部分议员座谈时进一步解释道:“爱国爱港、中央信任这两项标准,讲得直白一点,就是不能接受与中央对抗的人担任行政长官。”
他说,这是底线。
划定这个底线无可厚非,道理很简单,香港要维持长期繁荣稳定,要依靠香港人的努力,也要背靠袓国这棵大树。事实上,在抗击非典、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政府都力挺香港,功不可没。如果选一个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行政长官,显然不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
但这个表态,也被一些人拿来说事,这就让人奇怪了。试问,有哪个国家允许地方政府长官与中央对着干?试问,英国人统治香港的时候,委派“港督”管理香港,香港人投过票吗? “一国两制”是一个整体,一些人只讲“两制”、不讲“一国”,显然是别有用心。
这些小动作是全球大气候决定的。从眼下全球的“政治气候”来看,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总想制造点麻烦。从支持“台独”,到同情“藏独”,再到对“疆独”分子的暖昧;从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路上遭遇的阻拦,到南海、东海岛屿纷争中一些国家的模棱两可,都可以看到遏制中国的影子。在这种“政治气候”下,“乱港”就成了大战略下的战术选项,“占中”也就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事件。一个所谓“争取真普选”问题,被闹得沸沸扬扬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国内部分:3月31日公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简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审批,同时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
一、国内部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201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300万普查人员将用3个月时间,全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对70万个普查小区近7000万普查对象的逐一登记。1月1日,我国城际动车组最大一笔出口订单首列车辆在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
引言自冷战结束以来,东北亚地区因其关键的战略地位成为各大国利益角逐的重要战地,是大国权力碰撞的敏感区和危机多发区。稳定东北亚地区局势,建立稳健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东北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然而,构建安全机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寻找现实可行...
一、单独两孩政策之潜在影响:女性就业蒙上阴影与所有公共政策一样,单独两孩政策承载着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等诸多功能,其影响是多面向的。首先,生育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生育水平即人口数量的变动,有利于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
一、国内部分: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无疑是一种制度创新,作为中国政治研究者,我们当然期盼这样的制度创新能做到:第一,集权化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最终能破解特殊利益集团并分解被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过分垄断的资源,最终有利于公...
占中势力与台独势力合流,欲在香港搞出更大的动静。最近一段时期,此事激起了许多港人的强烈愤慨。种种迹象表明,占中并非为了本土民主的善举,而是一部事先有剧本、有导演、有投资人的反中乱港的连续剧。不过,无论占中势力如何善于包装、精于算计,胆敢冲...
2014年伊始,日朝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动向,尤其是在日本视为最优先的绑架日本人问题上取得了较大进展①.这对于一直处在非正常化状态的日朝两国而言,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日朝双方一直在寻求使双边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有效途径。不过,纵观冷战结束后...
1从传统文化看关于腐败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传统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因为反腐败是在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下进行的,而传统文化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反腐败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是两者兼而有...
国内部分:1.12月1日,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流域全覆盖,南昌、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7个海关加入改革。当天,流域12个关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纳入区域通关一体化,长江全流域真正实现了12关如1关.这标志着京津冀、长江经...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